地點
PMQ元創方地面廣場

《共鳴·共明》

1
第一層
功能、美感與物料

將實用音頻混音器轉化為互動柱體樂器。

2
第二層
結構、社會與文化

擁抱 DIY 電子的不確定性,使聲音成為有機、變動的創造,挑戰傳統的音樂形式。

3
第三層
情感、存在與願景

主張音樂的包容性——沒有對錯,每個聲音與觀點皆能共存並被聽見。

《共鳴.共明》是一個融合聲音與光影的互動裝置作品,由一座混音器塔串連三個以光影來控制的聲音裝置,建立一個動態的網絡。這個系統展現了團隊對於聲光互動豐富可能性的想像,旨在鼓勵觀眾主動參與,透過感光元件操作,察覺系統中各元素之間的關係。

特製的混音器由多組感光元件組成,作為音量調節的核心,使場地的光影與觀眾的互動能影響聲音的強弱。連接混音器的三個聲音裝置亦配備感光元件,根據燈光的亮度、色彩和節奏或是觀眾的操控產生不同的聲音。光影的變化重新詮釋空間、時間、人與樂器之間的關係,共同營造出動態的環境氛圍。

這一共享平台支持多人同時操作,連接聲音或樂器,成為共同創作與探索的空間。不同於傳統混音器,它沒有固定玩法,鼓勵每個人自由探索,成為創作者,創造屬於自己的獨特體驗。

host_creative_studio_title
梅卓男、林建霖

設計團隊由梅卓男和林建霖2位具有不同背景的電子音樂愛好者組成,成員均熱衷設計和自製電子裝置,用以創作音樂、藝術裝置以及即興表演,以此呈現電子裝置的不完美和不可控性,亦希望觀眾可以從中探索多樣的觀看和聆聽角度,獲得嶄新的視聽體驗。

地點
PMQ元創方地面廣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