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點
PMQ元創方地面廣場

Sanctuary of Becoming

1
第一層
功能、美感與物料

以菌絲體培育的庇護空間融合生態、身份與科技,旨在修復數位生活對我們造成的割裂感。

2
第二層
結構、社會與文化

批判資源掠奪,提出再生與循環設計,將建築重塑為具同理心的有機生命體。

3
第三層
情感、存在與願景

表達對歸屬與轉化的渴望,邀請觀眾直面脆弱,並想像與自然共創的未來。

《Sanctuary of Becoming》是一件沉浸式裝置作品,由藝術家 Ciane Xavier 與 Homeqube 共同打造,透過材料、形體與空間體驗探索情感的轉變。

裝置的建築元素由菌絲體構建,營造出一個既似庇護所、又如祭壇般的環境供人沉思,視覺化表現出時間、腐朽與生長的痕跡。天花板上懸掛著一套陶瓷頭像,皆具獨特的表情,悲痛、驚異、渴望與壓抑。裝置中間有一具機械仿生頭像,初看幾乎難辨真偽。它透過細微的動作,例如傾斜、眨眼和表情變化,作為對陶瓷頭像的回應。觀眾可以穿梭於這些懸掛雕塑之間多角度觀摩,這種悄無聲息的動作讓觀眾不禁反思,人類與科技、永恆與虛無的微妙邊界。

此項目結合了具象雕塑、生物材料建築與系統化空間設計,旨在營造一個用於靜觀與內省的場域,顯示蛻變並非大開大合,而是一段靜悄悄持續舒展的歷程。聖殿本身即成為「蛻變」的物化象徵——強調蛻變乃是一個融匯情感與空間的動態過程,而非某種靜止不變的身份界定。

host_creative_studio_title
Ciane Xavier x Homeqube

Ciane Xavier,視覺藝術家,出生於巴西,現居菲律賓。她擅長融匯雕塑、科技與情感體現的跨界創作。其作品運用陶瓷等傳統物料,結合機械仿生頭像、生物材料等新興技術,透過高度具象且超現實的視角,探討身份認同、形變與自我碎片化等命題。Xavier 的雕塑常以充滿情緒張力的人體形態呈現——扭曲、懸浮或處於蛻變過程,引導觀眾思考人性的脆弱性、複雜性與思維演化。

Homeqube 為模組化建築系統平台,透過數碼設計、預製結構組件與可持續物料,重塑設計與建築的未來。其作品強調去中心化與適應性,融合空間系統、生態意識與創意實驗。

Ciane Xavier 與 Homeqube 聯合呈現《Sanctuary of Becoming》:以菌絲體構築的建築形態、懸浮陶瓷頭像與機械動偶,共同構建出一個沉浸式的雕塑環境。

地點
PMQ元創方地面廣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