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点
PMQ元创方地面广场

Sanctuary of Becoming

1
第一层
功能、美感与物料

以菌丝体培育的庇护空间融合生态、身份与科技,旨在修复数字生活对我们造成的割裂感。

2
第二层
结构、社会与文化

批判资源掠夺,提出再生与循环设计,将建筑重塑为具同理心的有机生命体。

3
第三层
情感、存在与愿景

表达对归属与转化的渴望,邀请观众直面脆弱,并想象与自然共创的未来。

《Sanctuary of Becoming》是一件沉浸式装置作品,由艺术家 Ciane Xavier 与 Homeqube 共同打造,通过材料、形态与空间体验探索情感的蜕变。

该装置的建筑元素由菌丝体构建,营造出一个既似庇护所、又如祭坛般的环境供人沉思,视觉化表现出时间、腐朽与生长的痕迹,天花板上悬挂着一套陶瓷头像,每个头像都有独特的表情,或悲痛、或惊异、或渴望、或压抑。装置中间穿插着一具机械仿生头像,初看几乎难辨真伪。它通过细微的动作,比如倾斜、眨眼和表情变化,对陶瓷头像作出回应。观众可以穿行于这些悬挂雕塑之间从多角度观摩,这种悄无声息的动作让观众不禁反思,人类与科技、永恒与虚无的微妙边界。

该项目结合了具象雕塑、生物材料建筑与系统化空间设计,旨在营造一个用于静观与内省的场域,表明蜕变并非大开大合,而是一段静悄悄持续舒展的历程。圣殿本身即成为“蜕变”的物化象征——强调蜕变乃是一个融汇情感与空间的动态过程,而非某种静止不变的身份界定。

host_creative_studio_title
Ciane Xavier x Homeqube

Ciane Xavier,视觉艺术家,出生于巴西,现居菲律宾。她擅长融汇雕塑、科技与情感体现的跨界创作。其作品运用陶瓷等传统物料,结合机械仿生头像、生物材料等新兴技术,通过高度具象且超现实的视角,探讨身份认同、形变与自我碎片化等命题。Xavier 的雕塑常以充满情绪张力的人体形态呈现——扭曲、有时悬浮或处于蜕变过程,引导观众思考人性的脆弱性、复杂性与思维演化。

Homeqube 为模块化建筑系统平台,通过数码设计、预制结构组件与可持续物料,重塑设计与建筑的未来。其作品强调去中心化与适应性,融合空间系统、生态意识与创意实验。

Ciane Xavier 与 Homeqube 联合呈现《Sanctuary of Becoming》:以菌丝体构筑的建筑形态、悬浮陶瓷头像与机械动偶,共同构建一个沉浸式的雕塑环境。

地点
PMQ元创方地面广场
Sanctuary of Becoming | deTour 2025 – design festival | The Shape of Yearning 想望之器